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变油 -> 相关报道

山西潞安集团煤制油抢先“出油”

2008/12/23 9:59:34       

      昨日山西潞安集团传来好消息,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昨日正式“出油”,标志着我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重大突破。

  虽然这从长期来看是重大利好,但恰逢国际原油价格连连挫跌,专业人士认为现阶段煤制油项目日益显得无利可图,潞安集团短期内恐怕不会进行规模化生产。

  潞安抢先神华“出油”

  据悉,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昨天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此次出油的项目是潞安集团16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也是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第一个间接液化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863”高新技术项目。

  此前,中国神华(19.66,-0.03,-0.15%,吧)曾计划在9月份时将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8.50,-0.23,-2.63%, 吧)的100万吨/年煤炭直接液化示范项目进行投产运行,然而,直到目前该项目仍然处于试运行阶段。不过,有别于山西潞安集团的是,中国神华所进行的煤制油是直接液化项目,而潞安此次进行的是目前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据了解,现在国际认可的煤制油技术分为两类: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在我国直接液化项目只有神华集团一家在进行。

  据介绍,潞安首次正式出油的是示范项目中的钴基固态床合成装置,标志着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从锅炉、空分、气化到煤气净化装置全部建成,为下一步铁基浆态床合成油装置投料试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业内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重大突破。

  短期恐难规模化生产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介绍说,示范项目的主要产品包括柴油、石蜡、石脑油等。油品可以直接加入到柴油汽车中,也可作为柴油的调配剂,使普通柴油变为优质柴油;石蜡可广泛用于食品、医疗等行业。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突破,但是从企业的运作成本和盈利角度来看,潞安恐怕不会立即进行规模化生产。”东方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王帅指出,原油价格一跌再跌,而煤炭价格虽然也出现一定程度下跌,可仍然处于历史相对的高位。“正是由于煤价跌幅远小于油价,因此煤制油项目目前来看缺乏成本优势的同时,也没有可观的收益,甚至还可能亏损”。

  事实上,神华从9月份开始就一再推迟它的煤制油项目。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神华煤制油化工研究院研究员宁成浩说,中国神华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100万吨/年煤炭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将继续推迟,“目前来看,项目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这个时间有可能会很长,或者是一年,或者更长。”  

  煤化工项目“钱景”不妙

  据记者了解,煤化工除了涉及煤制油之外,还涉及煤制甲醇以及合成氨、煤焦化。而油价的持续暴跌使煤化工项目遭遇了上马以来的最为严重的冲击。

  中国石化(7.68,-0.26,-3.27%,吧)协会日前的一份调查统计显示,11月份,全国甲醇产量83.8万吨,同比下降9.6%,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环比急剧下降约17%。

  二甲醚行业亦面临严重困境,据石化协会的最新调查说,全国目前约有40.3%的二甲醚装置停产,45.8%的装置处于限产或半停产状态,仅13.9%的装置维持正常生产。二甲醚和甲醇是中国煤化工的两大主力品种。石化协会的调查结果还显示,一些新上马的煤化工项目,装置建设进度已经明显放缓,拟建或规划项目被部分延期。

  新疆奇台县鑫顺煤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枫表示,“当石油价格位于60至70美元/桶时,在缺油、少气、富煤的地区,使用煤化工途径生产甲醇、烯烃、二甲醚、甲醛、尿素等化工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油价较长时间维持在50美元/桶,煤化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会大大降低,现在石油价格比煤炭价格跌得快,煤化工的经济效益就降低了。”

  ◇相关链接

  上市公司替代能源高盈利空间收窄

  9月份国家已经叫停了煤制油项目,而甲醇、二甲醚掺烧标准等产业政策均未出台。中煤能源(7.45,-0.27,-3.50%,吧) (601898)去年年底投资了138.59亿元,与中石化等联合启动了年产420万吨甲醇及300万吨二甲醚的项目。不过分析师认为,由于公司以自有煤炭资源开展煤化工项目,可大大降低因煤价上涨和原材料紧缺带来的投资风险,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而兖州煤业(9.78,-0.30,-2.98%,吧)(600188)的山西天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甲醇项目上半年投入试生产,榆林能化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调试生产也在计划之中。兖州煤业在生产甲醇时煤价是440元/吨,甲醇价格在3000元/吨以上,而现在煤炭价格并没有大幅下跌,而甲醇价格现在价格不足2000多元/吨,高盈利空间明显收窄。

来源:中国化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