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变油 -> 相关报道

聚焦热点煤制油

2009/1/19 10:17:25       

 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罐区全景。

    成就了全球首个

    2008年12月30日14时46分,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开始投煤试车。装置运行 16小时后,打通了煤液化主流程,产出液化油,残渣顺利排出。装置运行24小时后,于2008年12月31日打通了全厂生产流程,产出目标产品柴油和石脑油。至1月6日下午14时46分,这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连续稳定运行了168个小时。在完成了所有预定的试车任务后,装置按计划停车。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第一次投煤运行获得圆满成功。
    神华集团上上下下对这一成功充满喜悦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说:“项目的试车成功,是中国煤制油技术的标志性突破,也是我国煤化工领域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又一重大突破。试车成功让我国一举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实现了我国煤制油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对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能源自我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甚至用上了“伟大”二字:“神华煤直接液化装置投煤成功世界瞩目,是一次伟大的成功。它验证了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完全可行、放大正确、大设备基本可靠,创造了煤液化的历史最好成绩。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将于近年被扩建为总产能300万吨/年的3条生产线,投资至少300亿元。”
    对此感到兴奋和激动的不止是神华集团。一直对煤制油寄予希望的业内专家也立即对此表示赞扬。中国工程院的一位院士认为,从战略高度而不仅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发展煤制油是必要的。因为从中东进口原油需要长距离的海运,还要经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一旦国际政治局势突变,国家石油安全可能将受到严重威胁。石油和煤炭都不应仅仅被当成单纯的生产资料来看待,它们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进入非常时期,煤制油是不需要计算成本的。
    在采访中,多位企业家表示,尽管神华正式出油的时间比预期的要晚,但这完全可以理解。像这样的大项目,工艺环节十分复杂,开车难度很大,运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可以预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不少企业家表示,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正式出油无疑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这表明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液化技术的产业化迈开了实质性的、坚实的一步。一旦神华煤制油技术成熟完善了,完全可以像跨国公司一样,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他工厂。中国可能就不再只是生产产品,而是可以用技术输出的方式占领国际市场。这是以技术创新提升综合国力的体现。
    神华集团也表示,下一步将努力保持煤制油工厂的连续稳定运转,发现并及时解决各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尽快实现煤直接液化项目较长周期的稳定运行。项目第二阶段的试车时间定在今年5月份,目标是运转1000个小时。公司还号召员工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对装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充分准备。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这标志着我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图为一名工作人员在山西潞安集团车间收集合成出来的原料油。

 

    油价左右悲喜

    神华煤制油项目可谓是一路磕磕绊绊,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1年3 月,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被国务院批准。时隔一年多以后的2002年9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2005年5月,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年底,项目建成。之后的一段时间,项目一直处于调试阶段。2008年7月,当国际油价冲上140美元/桶的高位时,业界普遍期待神华煤制油项目能够抓住机遇,即时投产,趁热出油。但此后,原定2008年9月的投产时间被推迟。随着国际油价日益跌落,人们以为该项目也将“过冬”,投产将变得遥遥无期时,它竟在 2008年的最后一天打通了流程,产出了合格油品。但此时国际油价已经跌至50美元/桶左右,项目可谓生不逢时。
    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尽管自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成功”,神华集团对投产成功还是没有大肆宣传。当有记者问到油价等敏感话题时,神华的老总们也只是回答“还得运行起来看”。
    其实关于煤制油项目的经济价值,一直就是业内争论的焦点。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旺此前的计算结果是,当油价超过45美元/桶时,煤制油就有利可图。如果达到300万吨的经济规模,加上催化效率的改进,成本还可降低。但很多人对此持不同意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在2008年7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煤炭价格达到1000元/吨时,煤制油成本价将达10000元/吨,折算成原油价格在120美元/桶左右。
    正因为如此,尽管神华煤制油项目试车成功,但人们普遍对这一产业持谨慎态度。据一直专注于煤化工战略研究的亚化咨询公司负责人介绍,从他们目前接受企业咨询的情况来看,在如今油价下跌的形势下,企业上马煤制油的热情已经不再像高油价时那样高涨,有的暂缓了项目的建设,有的还在观望。
    或许有的人不曾料到,国际油价会一落千丈;或许有的人坚信,国际油价还会再涨起来。但油价的涨跌既是暂时现象,也是常态。因此,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既要保持对煤化工的热情,又要对煤化工渐趋理智。

 

除神华集团的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之外,潞安集团、伊泰集团和神华集团各建有一个16万吨/年的铁基浆态床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预计都将在2009年上半年投产。图为伊泰集团煤间接液化项目施工现场。


  
    暂不宜全面推广
 
    关于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投产推迟的原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神华的煤制油项目推迟投产,其实主要不是因为原油价格下跌,而是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当时还未完全打通工艺环节,另一个是水源问题。”据了解,我国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在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一般相对匮乏。而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对于缺水的北方地区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大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将会受到水资源的硬性约束。
    记者注意到,投资总额达上百亿元的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有一个特定概念,那就是“国家示范项目”。示范,就是样板间的意思,一定要用最好的材料,表现最佳的状态,甚至为此不计成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进行示范的目的就是找到技术难点在哪里,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是让示范企业去赚钱。
    神华集团的煤制油可以暂时不赚钱,但其他企业要效仿,就不能不谈赚钱了。长期从事能源相关领域研究的武汉凯迪科技发展研究院技术总监詹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煤制油项目能否大规模产业化,关键还是要落脚到可靠性和成本上。一个项目至少要经过3个月的稳定运行,然后核算其经济成本,才能决定是否有商业价值。在二战时期,尽管德国已经将煤液化制出油了,但当时是不计成本的。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大规模地涉足煤制油领域的时机尚不成熟,还需要考虑成本。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神华集团可以暂时不考虑其商业价值,那么其他企业的项目都是逐利的,万一有什么闪失,企业可能就要关门了。”
    不少企业家也表示,尽管神华正式出油标志着我国的煤制油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煤制油项目如果想要大规模发展还言之过早。
    据了解,就在中国的煤制油项目投产前夕,因不堪资金重负及建设成本上升,荷兰壳牌石油公司与英美资源集团宣布暂停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煤制油项目。南非是当前煤制油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南非沙索公司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和产业化进程全球领先。但南非国家石油公司近日表示,该公司还要继续评估建设煤制油工厂的计划,并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做进一步研究,包括对水资源、二氧化碳埋存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调研。亚化咨询公司负责人认为,此次南非国家石油公司对待煤制油项目的谨慎态度,为我国的煤制油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如水资源和二氧化碳处理的问题,在中国的煤制油产业化过程中同样会遇到。
    与此同时,国家产业政策的指挥棒作用也必须重视。国家发改委曾几次叫停煤制油项目。就在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除神华集团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和宁夏宁东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这意味着国家根据当时的判断对煤制油项目关闭了大门。如今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虽然有了新进展,但国家发改委对其他项目的审批把握尺度尚不得而知。这些都让煤制油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变数。
    难道神华煤制油项目真的就是一个投资巨大的“样板间”吗?
    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也有企业家表示,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并逐渐减少,石油作为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已是强弩之末,他们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石油替代领域。除了煤制油外,目前生物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煤制油今后还将面临来自这方面的竞争。

来源:中国化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