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煤矿事故频发而被冠名“死亡黑三角”的石龙区,5年来,通过对小煤矿的强力整顿,终于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取得了全区乡镇煤矿连续安全生产跨越五周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佳绩。
该区是因煤矿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新区,煤炭工业一直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由于煤矿管理不力,开采无序,对煤矿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1996-1998年间连
续发生了6起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石龙区一度成为市、省和全国关注的焦点地区。
1998年10月份以来,该区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打煤矿整顿攻坚战,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强力整顿,改造联合,巩固提高”的“三步走”战略,努力探索具有石龙区特点的煤矿管理机制。从1998年10月20日起,全区对小煤矿进行了180天强力整顿,一举消灭了“独眼井”、风井出煤和假联合现象,取缔了非法矿井370余座。2000年又关闭不合格矿井80余座,2001年关闭60余座。全区矿井数由原来的632座变为目前的73座,煤矿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该区对申请复工的矿井严格依据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层层把关,级级验收,并按照“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字审批,防止矿井再度一哄而起。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矿,把安全生产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哪一级出问题,坚决追究哪一级的责任,哪个环节出问题,坚决查处哪个环节的责任人。
近年来,该区实行了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局委包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三个委派”(对煤矿委派安全特派员、安全副矿长和技术副矿长)、“四项制度”(以风定产、以风定人制度,瓦斯日报、通风旬报制度,安全知识技术培训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四个监督”(煤管站、安全矿长一线业务监督,救护队预防监督,安全特派员现场行政监督,主管部门、各级领导不定时抽查监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形成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安全“互联网”。该区与焦作工学院联合制定实施了《石龙区乡镇煤矿水、火、瓦斯灾害防治》、《矿井通风及局部通风管理》等研究项目,为科学防治煤矿灾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创造了条件。
今年以来,石龙区又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安全信息调度中心,全面掌握各煤矿井上井下数据,使石龙区安全工作再登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区煤矿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五周年无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国家安监局非常重视石龙区的经验,近日派人专程到石龙区进行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