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沟煤矿十分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将职工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安全管理工作,而且把对职工安全理念的培育、思想行为的引导直接融洽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多方调控了职工的安全行为,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变为了“我要安全”,自觉遵章守纪、按规程作业,全矿安全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谈到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经验时,矿长张明剑总结说:“煤矿生产,安全为天,我们对此时
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干部职工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我们认为:营造安全生产舆论氛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消除‘三违’现象,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做到身心调适,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营造安全生产舆论氛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人们的安全意识如何,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具体工作,决定着安全状况的好转与否。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筑起安全思想防线,该矿坚持以提升全员安全思想境界为着眼点,致力打造驱动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培育共同的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初步形成了独具裴沟特色的安全文化新理念,成为指导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首先,他们利用矿区闭路电视网络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和易于接受的特点,在每天新闻节目播出前,先播放安全宣传标语、口号、格言和理念,如“规程牢记心中,安全伴你一生”、“人人讲安全,家家报平安”、“一举一动,规章至尊”等。同时,在新闻节目中,有关安全方面的内容占到50%以上,并有一些安全专题栏目定期定时播放。如“安全知识竞赛”和“曝光台”等。
其次,他们在全矿中层干部中征集安全寄语,共收到500多条。经过筛选,精心制作了矿长、党委书记、调度室主任、生产科长、通风科长等20多名领导干部安全寄语牌板,悬挂在福利楼大厅,时时提醒干部职工下井注意安全。
三是编写了《职工自主保安读本》,让每一位职工都熟悉本岗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要求干部职工尊重人,首先从尊重自己的生命开始;保障安全,先从遵章守纪的一举一动开始;熟记标准,认真、严格执行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为了打造安全新理念,他们在工业广场设计安装了40多块安全灯箱标语,在入井口的走廊里设置了10块充满亲情味,富有感染力、图文并茂的宣传牌板,在井下制作了30多块安全警示标语,并为所有生产区队统一制作了档次高、视觉效果好的“全家福”牌板。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大家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安全理念得到了升华: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人为本”,为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除“三违”现象,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长期以来,“三违”行为一直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帮教“三违”人员成了搞好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三违”的根源归根到底是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也就是存在有麻痹、侥幸、懒惰、逞能等心理。要彻底根除“三违”,在采取经济手段行政处理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个“三违”人员从心灵深处认识到“三违”的危害,真正接受教训。他们在总结以往“三违”帮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出了“三违”人员帮教办法,提交矿十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以党政联合行文的形式,下发了《裴沟煤矿“三违”人员帮教工作暂行规定》。对于以个人行为为主的“三违”行为,由安全质量科开出具有权威性的帮教登记表,并由“三违”人员持登记表到帮教部门逐一接受帮教。根据“三违”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必须帮教和选择帮教两种形式:情节较轻的,由本队党支部书记对“三违”人员进行谈话帮教,同时责成“三违”人员在队职工会议上做检查,而且“三违”人员还要接受本系统主管科室和家属协管会的谈话帮教;情节较重、危害程度较大的“三违”人员,在接受以上帮教的同时,还要经历办班学习、集体帮教、曝光亮相和主管安全的副矿长谈话等帮教程序,而且所有这些程序都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三违”人员只有在按规定完成这些帮教工作程序后,才能结束程序重新上岗工作。
他们在总结过去“三违”帮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关于防治井下睡岗等违章行为的规定》、《关于严格平地岗位劳动纪律的规定》、《值班领导井下查岗管理规定》等制度,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反“三违”考核指标,加大对“三违”的查处力度,并严格进行考核,使“三违”无藏身之地。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认真修订了《“三违”帮教工作制度》,逐步完善了“三违”帮教工作程序。不但对“三违”的查处、认定以及帮教程序的启动进行了规范,而且对帮教的方式、内容和效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对于典型“三违”实施集体帮教,我们不但要求宣传部、安全质量科、党办、组织部、纪委、业务主管部门、工会、女工委、楼长代表和部分离退休老工人必须参加,而且每次帮教会前,都要先召开预备会,了解“三违”者违章事实、所违犯的管理制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的严重性,这样大家的发言就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真正达到教育“三违”者的目的。
“三违”帮教对家庭、个人都有很大教育作用:以往职工回家家务杂活过多,容易疲劳过度,危及安全,现在通过帮教,使职工的家人也对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支持职工在矿上的工作,让职工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上班时有了充沛的精力。通过加强对“三违”者帮教,使广大的职工认识到“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对违章作业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违章指挥不惩处就是纵容杀人”。这些看似严厉又无情的语言,阐释出一个最有情的真理:以人为本,生命无价。
做到身心调适,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职工的心理活动常常影响着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如果心态失衡,情绪反常,就会导致工作中分散精力,忧虑重重,心不在焉,很可能随时酿成事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从提高职工的认识出发,注重营造有益于提高职工心理素质的外部环境,全方位地开展身心调适工作,将安全意识培植在愉悦的心灵土壤上。
这个矿21个区队的3400多名职工全部建立了职工静动态档案,由支部书记牵头,队长、班组长和党团员骨干组成“身心调适网络”,随时收集整理各类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情绪反常及“三违”人员的身心调适工作,职责明确,对象清楚,层层负责,不留空白。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要求身心调适网络人员每天向支部汇报一次职工思想动态反应,支部书记每周听取一次职工思想动态专题汇报,支部每月召开一次身心调适工作例会,分析不同时期可能影响职工身心的不稳定因素,提出调适重点,制定超前防范的措施。各支部都配备了专门的记录本,记载各个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的重大变故、重大事件及谈心家访中了解到的职工思想、工作和生产变化情况,及时填写职工静动态档案。通过对职工静动态档案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重点调适人员,以便针对性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他们注重“事后控制”与“事前控制”的结合,以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研究设计调适办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归类整理为“五清楚、六必访、七必谈”。“五清楚”:即对职工家庭情况清楚,对职工本人的脾气性格和特长爱好清楚,对职工本人的工作表现和优缺点清楚,对职工的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对职工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清楚;“六必访”:即职工婚丧嫁娶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时必访,职工家庭生活困难时必访,职工缺勤旷工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必访。“七必谈”:即职工思想发生波动时必须与其谈心,职工受到批评处分时必须与其谈心,职工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时必须与其谈心,职工工作发生变动时必须与其谈心,新职工入队时必须与其谈心,职工完不成工作任务时必须与其谈心,职工出现“三违”行为时必须与其谈心。他们把“五清楚、六必访、七必谈”制度化,使身心调适工作做到了职工的心坎上,有效地解决了职工的思想问题,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