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煤炭价格不涨反跌 四大原因致煤价旺季下跌

2012/8/3 8:34:29       
    8月1日,记者从省发改委价格部门了解到,近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再度刷新自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是连续11周下跌。其中,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41元/吨,与年初相比,下降156元/吨,降幅为19.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2元/吨,降幅达24%。与此同时,我省华亭、窑街、靖远三家煤炭企业生产的5000大卡混煤车板价平均价为514元/吨。
  
  在盛夏时节,今年理应进入旺销时节的我省煤炭价格却一反常态,呈现出了不涨反跌的态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我省煤价的下跌呢?
  
  进口煤炭价低量增
  
  进口煤炭价低量增的冲击是造成今年我省煤价不涨反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省价格部门介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以及美国页岩气等替代能源快速发展,使得国际市场煤炭供求形势较为宽裕,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体呈下降趋势。今年1至6月份,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BJ动力煤平均价格从年初120美元/吨左右下降到90美元/吨左右,累计下降22.3%。6月份,国内进口的6400大卡美国动力煤到岸价(不含税)平均为600元/吨左右,而同期国内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的价格在685元/吨以上。国内外煤价出现“倒挂”,刺激进口煤炭大量涌入。1至6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增长65.9%,对国内煤炭市场形成明显冲击。
  
  国内煤炭产量较快增长
  
  据了解,今年国内煤炭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呈现明显的产大于销。1至5月份,全国煤炭产量为15.62亿吨,同比增长6.59%;煤炭销量为14.89亿吨,同比增长6.01%。其中,主产区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累计分别完成原煤产量42884万吨、37735万吨和171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6%、14.3%和11.6%。产能的继续过多释放起到了拉低煤炭价格的重要作用。
  
  下游需求增长乏力
  
  造成如此态势的另一个原因是,今年下游需求增长乏力的阻断。今年国内投资、出口双双呈现疲态,国内经济增长整体放缓,主要高耗能产品增长明显回落,在终端需求上阻断了煤炭价格的上扬。1至5月份,火电、粗钢、水泥、玻璃、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2.2%、5.0%、-1.7%和5.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0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14.3个百分点、21.3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社会库存持续攀升
  
  今年煤炭库存从4月份开始逐渐上升,并且在进入旺季的6月份,全社会煤炭库存每天增加20万吨左右。截至6月末,全社会存煤已达2.78亿吨。其中,煤矿企业存煤同比增长31.8%;主要港口存煤同比增长67.3%,最具代表的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近期一直保持在940万吨的历史高位,接近设计堆存能力1018万吨的极限。同时,重点电厂的煤炭库存同比增长48.3%,库存天数也达到了30天左右的历史高位。
  
  预测:未来将进入低位震荡调整
  
  据有关业内人士介绍,下半年,煤炭价格逐步趋稳,进入低位震荡调整期。从目前情况分析,前期拉动煤炭价格走低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但也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从国际市场上看,世界经济颓势难改,煤炭需求相对乏力,以及我国煤价不断下滑,中国因素对国际市场的支撑作用继续弱化。因此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总体缺乏反弹动力,预计下半年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有望稳定在目前基础上震荡调整。
  
  从国内需求上看,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力的逐步显现,经济下行态势会得到基本遏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下半年经济形势也缺乏显著转好的可能性,预计全年国内经济增长或稳定在8%左右。受此影响,下半年国内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另外,从国内供给上看,在国内煤价经历较长时间回调,部分地区因为物流成本较高,煤炭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倒逼这些地区的煤炭企业将率先进行限产保价。同时,国内煤价的继续下探使得国内外价差缩小并逐渐由正转负,进而影响煤炭进口的边际倾向下降。随着限产的增多和进口的减缓,煤炭市场供求将逐渐趋于平衡,价格也将逐步趋于稳定。从国内库存上看,目前包括煤矿、港口、电厂等各个环节在内的煤炭库存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在终端需求较为疲软以及产能释放冲动的共同作用下,“去库存”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煤炭市场有望进入较长时期的弱势平衡状态。
  
  综合分析判断,预计煤炭价格下半年将逐步止跌企稳进入低位震荡调整阶段,个别时段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
  
  
  
  
来源:兰州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