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炭资源税

煤市低迷:政府不应救市 正值资源税改革好时机

2012/8/14 11:08:47       
          随着国内煤炭价格一路走低,国内煤炭企业传出了裁员和减薪的报道。近日更有消息传出,黑龙江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龙煤集团”)已经开始了总计1.2万人的裁员计划。诸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煤炭企业在应对煤市低迷时应该首先考虑降薪而非裁员,另外还有专家表示此时也是推出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好时机。
  
  “迫不得已时再考虑裁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员李朝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煤炭企业应当先考虑降薪,实在是迫不得已时再考虑裁员。特别是国有企业,正式员工较多,不像民营企业很多都是临时工,一旦裁员,他们的生活就需要企业和政府做好保障工作。高层降薪可降得多一些,普通职工降得少一些,降薪就可以做到减少经营成本。”
  
  此外,李朝林表示,下一步的煤炭价格应该不会再有持续压缩的可能,煤炭企业在短时期内的效益应该还是能够维持的。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分析师李廷则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煤矿裁员是企业在自救,压缩产量,这就是市场反应。”至于接下来是否将迎来地区性的甚至全国性的煤企裁员,李廷认为目前尚不能下结论,但是停产停工的现象会逐步增加。
  
  事实上,龙煤集团的困难现状并不是个别现象,据记者了解,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集团今年4月和5月接连降薪10%,我国最大焦煤生产企业山西焦煤集团下属煤矿也纷纷降薪,而另一煤炭大省河南,义马集团和永煤集团计划减薪两成,郑煤集团和河南煤化集团也已经有了降薪的计划。
  
  龙煤集团内部数据显示,2011年龙煤集团的年人均收入为3.92万元。按此计算,龙煤集团每个月至少支付8亿元以上用于职工开支。按照人均收入计算,裁员1.2万人以后,龙煤集团一年少支出接近5亿元。虽然,1.2万人占龙煤集团员工总人数的比例非常小,但是这部分人员的支出对龙煤集团而言意义不可小看。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身为行业翘楚的神华集团吨煤成本不足200元,而龙煤集团的吨煤成本却接近451元,其中,人员成本占到了215元。
  
  政府不该救煤市
  
  煤炭市场如此低迷,煤炭企业度日如年,政府该不该救一救煤市呢?从供需角度来看,需求方面政府是难以提升的,所以只能控制供给,而一旦控制供给,遭殃的将是小煤企。“这样会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国进民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李廷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认为最好还是让市场自我调整。现在政府救市唯一的举措也就是关停部分小煤矿,这样显然不好。绝大多数小煤矿都是民企,这样做肯定不公平。”事实上,国内煤炭企业经过几年以来的兼并重组,小型的民营煤企占比已经大幅下降,李朝林认为,如果再进行关闭小煤企的措施,民企将无法生存。“政府如果救市,必然会支持一部分,打压一部分,这样民营中小企业会受挫。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做好保障工作。”
  
  其实除了压缩供给,还可以从降低税费的角度来进行调控。煤炭分析师安志远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透露,内蒙古鄂尔多斯就在研究减免煤炭调节基金和一些税收,而早些时候,河南、山西等地也在减少煤炭调节基金方面进行研讨。“减少这些调节基金,可减少相应的成本,降低了煤企的负担。”
  
  现在是煤炭资源税改革好时机
  
  今年3月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官员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而在日前召开的财政部资源税改革类人大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上,对于与会者提出的“煤炭资源税应改为从价计征或提高税额标准”等建议,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谌也表示:“我们会逐步消化各方意见,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事实上,在未来物价若维持平缓涨幅,且在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作为政策对冲的营改增试点若推进顺利,将为个别省份试点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提供较好时机。
  
  不过如果煤炭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以后,煤企税费负担更加重,进一步增加成本。“要从资源税改革之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现在时机无疑相对较好,改革带来的税负增加不容易通过煤价传导出去。”李廷分析说,“但是,从煤炭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和资源税改革的目的来看,资源税的重要目的是调节资源级差收益、调节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现在煤价已经经历了较大幅度回调,部分企业已经陷入亏损,企业经营压力增加,这时进行资源税改革无疑将会使企业承受更大的经营压力。”
  
  目前煤炭市场低迷,需求疲软。在这买方市场中,涨价比较困难,因此新增的税负只能由企业暂时承担。“现在改革,煤炭企业的抵触肯定比较强。但是总体上讲,如果要改,现在时机相对较好,任何增加的税负最后都是要由消费者承担的,迟早会转嫁出去。”李廷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煤炭市场稍微好转时推动资源税改或许更合适,因为这个时候企业能将税负转嫁出去,政府也获取了利益,煤价又不会涨得太多,公众对于税价变化的敏感度也最低。”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