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华泰联合的宏观策略分析师张晶做客节目,解读资源税改革带来的影响。张晶认为资源税从量到从价是大趋势,另外整体费用提高也是一大趋势。
主持人:目前来讲,我国资源品的定价机制是怎样的?
张晶:我国资源品的定价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方式。首先看煤炭行业,现行的煤炭定价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现货价格,另一种是合同煤炭价格,由神华、中煤、山西铜煤、焦煤等几个大型的煤炭企业以及电厂同时出席电话会议,协商确定当年大致的交易价格。另外,关于天然气的定价,国内是出厂价、管输价、城市管网价三个部分组成,出厂价加管输价形成天然气的门站价,门站价格加城市的管网价形成天然气的最终用户消费价格。
关于大家前期关注比较多的水价和电价,水价定价机制国内由水资源费、工程水价、城市供水价格与环境水价等四个部分组成,目前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根据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来决定,工程水价是由供水工程的建设费、运营费和税金和利润来组成的。城市供水价格主要是自来水生产、配送以及终端服务等三大环节的成本费用来组成。
那么,对于电价来说,国内的电力一般分工业用电、商业用电、住宅用电、稻田排灌用电,非公用电等好几大类。每一类的电价都有所不同,电网经营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形成成为销售电价,销售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电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该来说是煤炭价格。
国内的资源价格不仅仅是资源税的问题,还有资源补偿费,是指由采矿权人来缴纳,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是指在一定的补偿费费率和开采回采率的系数基础上,根据该矿产的矿产品销售收入来征收的。
主持人:对于目前我国资源品的定价机制,资源补偿费这是怎样的概念?资源品的价格的定价机制还是急需要改革的,未来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会是什么样的?
张晶:首先是资源品的定价模式,各自不同资源品的定价,是怎么定价的,未来的改革模式应该是价格歧视理论,应该是适用于资源品价格改革的。价格歧视理论指的是一种产品可以大概分成三级,一级价格歧视就是指的是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类似于量大从优这种模式;第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者不同的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对于资源品的定价可采用价格歧视理论,资源获取的难度越大,相对来说价格应该越高。对于资源补偿税的改革,目前关于资源补偿税的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是按照分布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调整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相联系的浮动费率的,这些都只是未来的改革方向,目前还没完全落实到实处当中去。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