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变油 -> 相关报道

煤变油:山西结构调整的希望

2001/10/11 17:14:52       
本月中旬,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与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薛军分别代表中科院和山西省政府签署了“发展山西煤间接液化合成油产业的框架协议”。协议计划在今后5至10年内,借助社会科技力量,借助产业部门的加盟,山西朔同地区将建成一个以百万吨煤基油为核心的多产业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至此,山西发展煤基合成油产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煤变油迫在眉睫

我国的石油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一组数字便可看出端倪:2000年,国内外能源市场风云多变,石油价格暴涨。去年国内石油消费量约2.5亿吨,生产能力1.5亿吨,缺口1亿吨。我国自1993年由石油出口国成为进口国之后,每年进口数量不断加大,去年进口原油达到7000万吨,而且今后将以每年1000万吨的速度递增。面对能源需求量近期又不可能有大的突破的现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危及到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近年来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各种能源的研究开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下降。解决油品短缺,保卫能源安全,煤炭液化作为中国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决策被提了出来。

在一般人的眼里,煤炭更多地用来燃烧,而多少年来粗放的、以燃烧为主的利用方式造成的环境问题让煤炭委曲地戴上了一顶“肮脏能源”的帽子。其实,煤本无辜,之所以“肮脏”只是囿于落后的技术,只要拥有先进的技术,煤炭同样可以变成洁净的能源。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设想早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证实。山西是煤炭大省,山西煤炭在全国举足轻重。据测算,号称产煤大省的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44%,生产能力占30%。优势资源却没有优势效益,煤炭工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出路何在?改造现有煤炭结构,加快以煤炭综合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兴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成为山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而煤变油可以说是这一根本选择中的重要一环。

煤如何才能变成油?

煤的液化分两类,一是直接液化,一是间接液化,从目前看,不论哪类液化技术,都是形成集成化综合煤转化过程的主力技术,它们与其他过程的集成是最终实现高效、清洁煤转化产业基地的基础。这两种技术相比而言,直接液化对煤种要求高,最终的油品品质一般。而间接液化对煤种的适应性强,油品品质好,山西的煤炭更适合于后者。据介绍,德国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到1994年达到423万吨。煤炭间接液化大规模生产是在南非。1950年,南非为了克服进口石油的困难,成立了南非煤油气公司,主要生产汽油、柴油、蜡、乙烯、醇等120多种产品,总产量达700多万吨。

山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尝试“煤变油”的科研、小型实验和工业实验。“七五”期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开发的煤基合成汽油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9年在代县化肥厂完成了实验。“八五”期间,国家和省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晋城化肥厂建立了年产2000吨汽油的工业试验装置,生产出了90号汽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年产10万吨合成汽油装置的技术方案。目前万吨级煤基合成汽油工艺技术软件开发和集成的研究正在进行,从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用于合成柴油的钴基催化剂技术也正处在试验阶段。我们已经具备建设万吨级规模生产装置的技术储备,在关键技术、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方面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这样讲,山西现在握着的是世界上先进的煤炭液化技术。

煤变油我们缺什么?

2000年1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山西省煤炭液化项目专家院士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李大东院士算了一笔帐,当前煤炭液化项目的投资产出比是生产1万吨油需要1亿元的投资,而沿海炼油厂扩建的投入产出比是每增产100万吨油,投资不能超出10个亿,两笔帐一算,煤炭液化投资过巨,没利润可言。可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朱德仁教授却认为,煤炭液化与炼油都有一个从勘探开采到最后出油的过程,从前期勘探开采这一环节来讲,煤炭的花费远远小于石油,如此算法,二者的全程投入相差不多。可无论怎样算,煤炭液化的投资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是单靠地方与企业能够承受的,对于民间资本或企业投资者来说,门槛还是高了些。专家认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曾经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让这个能源大省背上了太多太重的包袱,建议山西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的契机,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争取国家支持。另外,工厂化生产涉及到规模和效益问题,除了需要总体规划外,还需要在分布、实施方面有明确的目标。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