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出口煤矿的所有权和管理已经成为澳大利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保持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澳大利亚是煤炭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如果不把货币贬值的影响计算在内,在1999年至2001年期间,澳煤的FOB价降低了5%。
由于煤矿形成了大规模的联合操作,煤矿之间的协同经营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协同经营,能增强煤矿运行的灵活性,通过集中管理降低杂项开支,达到规模经济,最好地提高资本使用率。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矿山运营成本每年以11 % 的平均速度下降,使得澳大利亚动力煤到日本的CIF价格降低了6.2%。全球对澳大利亚优质煤的需求日渐增长,使得澳大利亚在国际煤炭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如果澳大利亚能继续保持自1994年以来一直维持的11 % 的年平均增长率,在强化矿山所有权的同时提高资本设备使用效率,成本逐渐降低的澳大利亚煤炭的出口优势将更为明显。澳大利亚出口煤的种类和目的国见表1,澳大利亚部分港口出口能力见表2,澳大利亚部分港口扩建计划见表3。到2006~2007年之前,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计划达到2.9 5 亿t ,年增长率为2 %。在同一时期,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预计以每年2.5% 的速度增长,到2006~2007年预计将达到2.23 亿t。但是,一些能源大国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正在提高煤炭生产效率,他们可能会对澳大利亚在国际煤炭市场的绝对优势提出挑战。
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ABARE )指出,中国计划对大批效率低的小煤矿进行合理化改造,并把520个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合并成7大地域性集团。印度是澳大利亚的另一个重要的煤炭进口商,目前也计划对其国内的煤炭工业进行改革。印度尼西亚由于矿山运营成本也在下降,其出口煤在日本市场也变得更有竞争性。
由于传统的煤炭供应国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提高了其煤炭出口能力,预计国际煤炭交易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动力煤市场的竞争在近期将会变得激烈。
2 澳大利亚动力煤出口受到影响
全球的硬煤消耗预计会随着亚洲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地增长。由于电力行业生产的日益扩张,以及煤炭与其他燃料比较起来更具有竞争性,电力行业将为煤炭出口的增长提供更多的动力。预计澳大利亚在亚洲动力煤市场的份额将从2000年的43%增加到2010 年的52 % 。同时,煤炭买主更愿意购买现货煤,签订短期供煤合同。看来,保证长期可靠的煤炭供应,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煤炭的商品化及其他能源对煤的替代,因主要进口国(日本和韩国)的公用电力事业正在加快撤销管制的改革而得到很快的发展。随后,电力供应的竞争也要求降低燃料费用。在某种程度上, 对煤的替代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公用事业部门可以按煤炭的技术参数,而不是煤炭的品牌去购买煤,从而增加燃料供应的灵活度。煤炭供应渠道众多,同时煤炭与其他燃料的竞争加快了煤炭商品化的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动力煤出口增加的机会仍然存在,但是规模却缩小了。
3 澳大利亚炼焦煤出口优势明显
据预测,到2007年之前,国际市场炼焦煤的需求量,会以每年平均1% 的增长速度增加。预计在2003~2004年, 由于世界钢铁生产的复苏,煤炭需求会有较大增长。而煤炭出口将随着世界钢铁生产的复苏而增加,增加量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和俄罗斯同样也会占一定的份额。
表1 澳大利亚出口煤量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总量 1997~1998 1998~1999 1999~2000 2000~2001
动力煤总量 79 84 79 88
日本 40 39 43 50
韩国 16 14 11 13
中国台北 10 9 9 9
欧盟 4 11 5 7
炼焦煤总量 84 85 97 106
日本 33 34 40 43
印度 9 8 9 9
韩国 6 5 5 6
欧盟 14 16 19 21
表2 澳大利亚部分港口出口能力 百万t
出口港口的存煤能力 1997~1998 1998~1999 1999~2000 2000~2001
纽卡斯尔(新南威尔士州) 65 68 66 67
肯布拉港((新南威尔士州) 11 8 7 9
布里斯班(昆士兰州) 2 2 2 2
杰拉尔顿(昆士兰州) 26 27 30 35
黑泊特(昆士兰州) 25 24 28 29
多瑞葡贝(昆士兰州) 27 30 37 41
奥尔博斯特(昆士兰州) 7 10 9 11
出口总量 162 170 177 194
表3 澳大利亚部分港口扩建计划百万t
港口 出口 出口能力 计划扩建 竣工日期 扩建后的存煤能力 纽卡斯尔 67 89 11 2005 100
肯布拉港 9 16
布里斯班 3 5
杰拉尔顿 36 35 5 2003 40
黑泊特 33 40
多瑞葡贝 39 40 14 2003 54
奥尔博斯特 11 12
与过去10年的走势一样,对炼焦煤的需求预计将比动力煤的需求增长速度要慢一些。
在炼焦煤市场,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煤的配比(以及煤的品牌)会根据特定的高炉操作的技术和经济参数的需要进行配制。这些将更适合稳定的煤炭供应的安排,因为保持操作稳定性和保持操作一致性对确保工厂效率和生产力最大化非常关键。
作为炼焦煤的供应方,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加拿大和美国。由于煤炭储量逐渐减少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加拿大和美国正逐渐失去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据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炼焦煤市场仍然会维持严峻的形势。
4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地区情况分析
4.1 昆士兰州是出口煤炭最多的地区
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最多的州。截止2002 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显示,昆士兰地区出口了1.175 亿t的煤到世界32个国家,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
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矿山扩建以及露天矿开采条件的改善,该州原煤产量达到了1.73亿t ,其中洁净煤的产量创造了1.383亿t的新记录。在过去的5年中,昆士兰州的矿山运营成本每年下降了11%,主要是因为昆士兰州的露天采矿的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增加了14.5 %,达到1.346亿t;而井工开采的矿山产量只增加了0.14 % ,达到3830 万t。在后两年里,露天矿的就业工作岗位增加了722 个,达到6128 个工作岗位。而在同一时期, 地下开采的工作岗位却减少了大约227个,只有2339 个工作岗位。
昆士兰州在国际海运煤炭贸易市场大约占有20%的份额。作为昆士兰州最大的出口商品,煤炭出口价值总计40亿美元(FOB值),比上年同期增加了大约8.28 亿美元,其中炼焦煤8100 万t,动力煤3650万t。
2002年,欧洲共进口了2690 万t的煤,其中昆士兰州煤炭占22.9 % ,而日本仍是昆士兰出口煤的最大用户,进口了4770 万t。在同一时期,韩国从昆士兰进口了760 万t的炼焦煤和590 万t的动力煤,比上一年增长了22 %,成为昆士兰州第二大用户。印度是昆士兰的第三大用户,同样增加了昆士兰州炼焦煤和动力煤的进口。
到2002 年6月为止,在昆士兰州矿场和港口总共贮存的煤炭数量达800万t。到2002年9月,煤炭总出口量达到1.237亿t。
目前,全球的海运动力煤出口将以每年2亿t的速度增长,昆士兰州正在开发新的露天煤矿和地下开采的矿山, 新近勘探成功的煤田将使昆士兰州的煤炭储量大大增加,预期将增加其煤炭出口市场份额。
4.2 新南威尔士州是活跃的煤炭出口地区
目前,新南威尔士州拥有56个煤矿,自1995 年以来,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已经投资了6000万美元,鼓励对采矿业的勘探和投资。
2001年6月~2002年6月期间,新南威尔士州生产了1.142亿t的洁净煤。产量最大的煤矿分别是:申格顿(位于猎人谷的上游),产量为7020万t;纽卡斯尔(位于猎人谷的下游),产量为1700万t;西部产量为1590万t;南部产量为1110万t。
在同一时期,新南威尔士州出口了7750万t煤,其中炼焦煤2040万t,动力煤5710万t。日本进口最多,其次是韩国和台湾地区。在此期间,新南威尔士州煤出口的估计价值为28 亿美元,其中日本进口了15亿美元的煤,台湾地区4.14亿美元,韩国3.37亿元,墨西哥6500万美元,印度6500万美元,中国5900万美元,德国5000万美元,其他地区3.11亿美元。
新南威尔士州港口公布的有关出口能力的数字表明,卡林顿的出口能力为每年25 00万t,纽卡斯尔为6400万t,肯布拉港为1600万t。
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致力于鼓励和支持该州的煤炭工业,每年州政府要注入6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之中,其中,对矿山生产和开发的投入几乎占了80 % 。在以后的5年内,新南威尔士州正计划开发大约有24 个煤炭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得到实施,其累计投资额将达11.8亿美元,并且可以增加2500 个新的工作岗位。
同时,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大力支持肯布拉港煤码头,使吨煤港口租赁费用降低60% ,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煤炭出口。
新南威尔士州的铁轨基础结构公司(NSWRIC)调整维修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煤炭运输的影响。同时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已经制定了一个金额为1.48亿美元的基本建设工程计划,该计划会对煤炭产业链产生重要的影响。
猎人谷地区的煤炭运输效率预计将快速提高,该地区将计划投资1480万美元修建铁轨管理网络。该铁轨管理系统将在以后的3年中建成,届时铁路的运力大大加强,每年可以向纽卡斯尔港口输送1亿t煤,比其现在的运力增加了30%。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